压铸模具设计流程概述
首先按照产品使用的材料类别;产品的形状和精度等各项指标对该产品进行工艺分析,订出工艺;
然后确定产品在模具型腔中摆放的位置,进行分型面;排溢系统和浇注系统的分析和设计;
再对各个活动的型芯拼装方式和固定方式进行设计;
接下来是抽芯距和力的设计;
顶出机构的设计;
要确定压铸机,对模架和冷却系统设计;
接着核对模具和压铸机的相关尺寸,绘制模具及各个部件的工艺图;后设计完成。
压铸模具结构设计5大注意事项
1、模具应有足够的刚性,在承受压铸机锁模力的情况下才不会变形。
2、模具不宜过于笨重,以便安装、拆卸、修理和搬运,并减轻压铸机负荷。
3、模穴的压力中心应尽可能接近压铸机合模力的中心,以防压铸机受力不均,造成锁模不密,铸件产生毛边。
4、模具的外形要与压铸机的规格相配合:
模具的长度不要与系杆干涉。
模具的总厚度不要太厚或太薄,超出压铸机可夹持的范围。
注意与料管(冷室机)或喷嘴(热室机)之配合。
当使用拉回杆拉回顶出出机构时,注意拉回杆之尺寸与位置之配合。
5、为便于模具的搬运和装配,在固定模和可动模上方及两侧应钻螺孔,方便旋入环首螺栓
压铸模具怎么维修
在确定压射速度时,速度应不超过100m/S。速度太高,促使压铸模具腐蚀及型腔和型芯上沉积物增多;但过低易使铸件产生缺陷。因此对于镁、铝、锌相应的压射速度为27、18、12m/s,铸铝的压射速度不应超过53m/s,平均压射速度为43m/s。
在加工过程中,较厚的模板不能用叠加的方法保证其厚度。因为钢板厚1倍,弯曲变形量减少85%,叠层只能起叠加作用。厚度与单板相同的2块板弯曲变形量是 单板的4倍。另外在加工冷却水道时,两面加工中应特别注意保证同心度。如果头部拐角,又不相互同心,那么在使用过程中,连接的拐角处就会开裂。冷却系统的 表面应当光滑,不留机加工痕迹。电火花加工在模具型腔加工中应用越来越广泛,但加工后的型腔表面留有淬硬层。